新型材料、生物技术及其他
多功能自清洁玻璃发布日期:2013-09-24 点击量:2577
项目简介: 本产品可应用于以下范围: 1) 建筑玻璃:大厦墙面和玻璃屋顶,建筑门窗,建筑装饰,屋顶光棚,玻璃幕墙,玻璃采光顶,玻璃温室、阳光房等。 2) 车辆玻璃:汽车车窗玻璃,列车车窗玻璃,城市轨道列车车窗玻璃,船用玻璃等。 3) 可以复合加工成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等玻璃制品。 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1) 自洁性:玻璃不用擦洗,只需在雨水的冲刷和阳光的照射下即可保持洁净。 2) 舒适性:防紫外线功能可减少紫外线的射入,使室内环境温馨舒适。 3) 节能性:隔热功能减少热量的直接射入,并提高室内外的温差,达到节能目的。 4) 美观性:纳米尺度的钛颗粒,具有淡雅的金属光泽,使大厦及装饰物表面美观亮丽;增透特性可减少反射,使景物更加清晰亮丽。 技术指标: 1) 超亲水性:多功能自清洁玻璃与水的接触角度为0-15°,显示出超亲水性,超亲水性一方面可以隔离油污与玻璃表面的直接接触,另一方面可以将灰尘、污垢从玻璃表面浮起,污物随着水膜在重力作用下从玻璃表面滑落,达到自清洁效果。雨水即能清洁玻璃。 2) 光催化性:TiO2等颗粒具有高效催化活性,能氧化或还原多数有机物或无机物,这一特性能将玻璃表面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分解成为水和二氧化碳,保持玻璃表面的洁净。阳光即能使玻璃洁净。 3) 防紫外线特性:这一功能减少紫外线的射入,使室内环境温馨舒适。 4) 隔热特性:这一功能首先能减少热量的直接射入,其次,膜本身的隔热效能,可以提高室内外的温差,夏天可以减少空调的运行,冬天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使其具有良好的节能特性。 5) 美观特性:多功能自清洁玻璃表面有纳米尺度的钛颗粒,具有淡雅的金属光泽,使大厦及装饰物表面美观亮丽。 6) 增透特性:多功能自清洁玻璃具有减少反射,增加透射的功能,这一功能使景物更加清晰亮丽。 与国内外技术水平及价格比较:
英国皮尔金顿国际控股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生产浮法玻璃、安全玻璃的跨国公司,世界上每四辆轿车中,就有一辆采用的是皮尔金顿集团的玻璃。皮尔金顿玻璃公司在2002年将自洁净玻璃投放到欧洲及其他国家和美国玻璃市场,进行公开批量销售,品牌是Pilkington Active。 美国化工企业PPG,主要生产涂料、玻璃、玻璃纤维制品,在玻璃纤维领域,PPG是世界三大生产厂商之一,他们采用气相沉积法,在线生产自清洁玻璃,品牌是Sun Clean TM。
法国圣戈班集团是全球500强跨国企业,在建材百强名列世界首位。圣戈班采用气相沉积法在线(热端)生产的自清洁玻璃,品牌为SGG BIOCLEAN。 由于自清洁玻璃产品出现将预示着巨大的潜在市场,目前,国内也有一些厂商在研究和生产自清洁玻璃。 长春新世纪公司在平板玻璃的两面镀制一层纳米薄膜,与普通玻璃价格比是1.5:1。耀华玻璃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直接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TiO2膜层。 代表工程有长春长江路步行街采光顶5700平米玻璃,国家大剧院穹顶6500平米玻璃。 本项目与国内外类似产品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 多功能性,除自清洁功能外,还具有节能特性、舒适特性和美观特性。 2) 生产适应性,即可在线生产,亦可单独生产;既可小型非自动化生产,亦可全自动化大规模生产。 3) 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产品质量稳定。 4) 制备成本价格低,利润空间大,具有市场竞争力。 应用前景: 1) 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已经把多功能自清洁玻璃广泛应用于幕墙、大厦、住宅; 2) 日本权威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国际上利用TiO2光催化功能制作生产的建材等各类环保产品将会达到42~84亿美元的销售产值,国际市场发展前景看好; 3) 随着人民对环境清洁程度的要求提高,多功能自清洁玻璃产品市场会越来越大。 投入产出分析: 经济效益: 和普通玻璃相比,价格要高出30%至50%,多功能自清洁玻璃经济效益明显。按华北市场5mm普通浮法平板玻璃平均价格22元/平方米计算,一张3.3×4.5=14.85平方米的玻璃价格为22×14.85=326.7元;提升40%的价格计算,一张多功能自清洁玻璃的增值为:326.7×40%=130.68元;按小规模非自动化生产模式计算,一天生产200张,增值为:130.68×200=26136元。全年按280个工作日计算,总增值为:26136×280=7318080元。 社会效益: 1) 夏天减少外界热量进入室内或车内,减少空调电力消耗,冬天减少热量的散失, 节约能源; 2) 不需要大量人工对大楼和车辆用清洗剂进行大规模的清洗,大幅降低日常维护 工作量和费用,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节省清洗费用,使得清洁玻璃成为一劳永逸。 制备原理: 在平板玻璃表面浸镀TiO2催化薄膜,经过低温烧结,薄膜与玻璃基体结合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工艺及设备投资: 1) 投资:该项目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没有污染。 生产模式决定设备投资,小规模的非自动化生产模式,设备投资约30万元(不包括厂房基础建设),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模式,设备投资约800万元。 2) 工艺:玻璃清洗——浸镀——低温烧结。 3) 设备(所有设备均依据最大尺寸玻璃定制):玻璃清洗设备、浸镀设备、干燥设备、中间运输传送设备、车间要求无尘干燥。 合作方式: 采用技术转让的形式,技术转让费30万元。 联系方式: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 科技发展部 0511-85580926、0511-85580921 |
首页 >